超声波点焊工艺的一般步骤
通常根据工件的材料和质量选择,并参考材料的焊接条件表。首先,确定焊接端面的形状和尺寸。其次,初步选择焊接压力和焊接时间,然后调整焊接参数以适应不同参数的焊接。在检查焊接直径符合要求后,将机器压力、焊接时间和电流调整在适当的范围内,并焊接和检查样品,直到焊接接头的质量完全符合技术条件中规定的要求。
高质量焊点的标志是什么?
测试样品最常用的方法是撕裂法。一块撕裂的样品有一个圆孔,另一块有一个圆凸台。有时厚板或淬火材料不能撕裂圆孔和凸台,但熔核直径可以通过剪切断裂来判断。必要时,应进行低倍测量、拉伸试验和X射线检查,以判断熔焊速率、剪切强度、缩孔、裂纹等。
不同厚度和材料的熔核是如何形成的?
当进行不同厚度或不同材料的点焊时,焊点将与其界面不对称,但会偏移到厚度或导电性和导热性较差的一侧。因此,导电性和导热性良好的薄零件或工件的熔透率将降低,焊点强度将降低。焊点偏移是由于两个工件的熔点和质量不同造成的。当厚度不同时,厚度一侧的电阻较大,且界面距离焊头较远,因此产生的热量较多,散热较少,导致焊接接头向较厚部位偏移;当材料不同时,导电性和导热性较差的材料容易产生热量,且难以散热,因此焊点也偏向于该材料。如右图所示
调整熔核偏移的原则:
提高具有良好导电性和导热性的薄板或工件的产热量,减少其散热。常用方法包括:调整熔核偏移常用方法:
1.采用强条件:增加工件间接触电阻对发热的影响,减少电极散热的影响。电容储能焊机采用大电流、短通电时间焊接大厚度比工件。
2.使用不同接触面直径的电极:在导电性和导热性良好的薄零件或工件的一侧使用较小的直径,以增加该侧的电流密度,减少电极散热的影响。
3.使用不同的电极材料:在导电性和导热性好的薄零件或工件一侧使用导热性差的铜合金,以减少该侧的热损失。
4.工艺垫片:在导热性和导热性好的薄零件或工件一侧垫一个导热性差的金属垫片(厚度:0.2~0.3mm),以减少该侧的散热。
凸焊工艺的特点
凸焊是点焊的一种变形,通常在两块板中的一块板上冲压一个凸块,然后进行焊接。由于电流集中,克服了点焊熔核偏差的缺陷,凸焊时工件厚度比可达6:1。在凸焊过程中,电极必须随着凸块的塌陷而迅速下降,否则会因电压损失而发生飞溅。因此,应选择较大的电极压力,并选择较小的焊接电流,以防止碰撞位移。
凸焊工艺参数
电极压力:凸焊的电极压力取决于待焊接金属的性能、凸块的大小和一次焊接的凸块数。电极压力应足以在达到焊接温度时压碎凸块,并使两个工件紧密配合。如果电极压力过高,凸起将过早塌陷并失去凸起的功能。同时,由于电流密度的影响,接头强度会降低。压力太小会造成严重飞溅,所以投影焊机的后续性能越高越好。提高后续绩效的主要方法是减少成本
以上是尼可超声波技术为大家总结,如有其他问题请联系我们